要品牌還是銷量?寶馬要做的不是一道選擇題
水滴汽車 殷楠 | 07-16
108162
最近寶馬中國“降量保價”的反向操作,引發(fā)了市場的強烈關(guān)注,比較直觀的原因是,長達一年的價格戰(zhàn)讓經(jīng)銷商虧損嚴重,因此寶馬將從7月起,通過給營銷商減壓,來緩解門店的經(jīng)營壓力。還有說法稱,寶馬“降量保價”是為了維護品牌價值。
事實上,目前要銷量還是要品牌溢價,是擺在所有老牌豪華車面前的難題,而大家的選擇不盡相同。BBA作為中國消費者最認的豪華三強,其中,奔馳寶馬咬的最死,在銷量上,寶馬這兩年一直壓著奔馳打,今年上半年,寶馬在全球一共賣出了122萬輛新車,奔馳比它少了20萬輛。
奔馳雖然也在降價促銷,但公司整體戰(zhàn)略是聚焦高端豪華,逐步放棄沒有利潤的入門級車型,可以說是更看重質(zhì),而不是量。但寶馬還是既要西瓜,也舍不得芝麻的,所以才會在量價之間搖擺;奧迪作為三家中實力最弱的,就不用糾結(jié)了,專心降價促銷就好。
總體來看,我認為這些老牌豪華車底子都厚,溢價比中國品牌高多了,無論是保價還是保量,都有更多輾轉(zhuǎn)騰挪的空間,他們真正面臨的其實并不是一道選擇題。相比要不要降價,寶馬更應該關(guān)心的,是如何改變自己,去順應時代的變革。
如今,在智能電動化技術(shù)的推動下,過去基于燃油車建立起來的豪華概念,已經(jīng)被打破了,比如加速性能、空氣懸掛、燈廠等,現(xiàn)在都不是豪車的專屬了,20萬的電動車都能給你配齊。未來的豪華可能是固態(tài)電池,是智慧底盤,是人機交互,是自動駕駛,是各種前所未有的科技體驗,BBA在這些方面都是落后的,丟掉了新豪華的定義權(quán),也就失去了產(chǎn)品的定價權(quán)。
反觀仰望、問界、理想等中國品牌,正是因為手握黑科技,所以才能突破價格天花板,搶了奔馳寶馬奧迪的市場。
以寶馬為例,華晨寶馬要到2026年起,才能生產(chǎn)BMW新世代純電車型,現(xiàn)在店里賣的最好的寶馬電動車,是油改電的iX1,從30萬跌到17萬,純靠價格低吸引消費者。一位寶馬4S店的銷售就親口對我抱怨,說比亞迪把行情做壞了,讓他們不得不降價。放到幾年前,你能想象么,比亞迪竟然能讓寶馬壓力山大。這足以說明,時代變了。
不過,豪華品牌之所以溢價高,很大程度上還是因為有深厚的品牌底蘊,這是一種文化,也是一種氣質(zhì),是需要經(jīng)年累月的塑造和打磨,才能擁有的厚重感。中國汽車還是太年輕了,剛剛實現(xiàn)了技術(shù)突破和正向研發(fā),還沒有形成廣受認可的品牌精神和品牌底蘊,所以哪怕賣到了50萬元以上,還是要卷技術(shù)卷配置。
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高端汽車市場的消費心理,豪華車也要講性價比了。麥肯錫最新的調(diào)查就顯示,48%的中國消費者不愿意為外資品牌支付溢價。即便愿意,也僅有3%的人能夠接受高于中國高端品牌售價20%的溢價。就像網(wǎng)上流行的那句話,“不是保時捷買不起,而是小米更有性價比”。
但豪華車最終都是要追求品牌溢價的,不論中國人做還是外國人做,如果你的牌子不能讓消費者心甘情愿掏錢,那你就不算真正的豪華品牌,給不了用戶想要的面子。
所以接下來,BBA的當務之急,是想辦法把自己在燃油車時代積累下了的豪華底蘊,平移到智能電動化時代;而中國品牌的任務,則是借著技術(shù)優(yōu)勢,盡快形成自己的品牌文化和精神氣質(zhì),才能真正擺脫拼性價比的內(nèi)卷困境。